孔子云:“不學禮,無以立。”有一種素質叫“知書達理”;有一種涵養叫“彬彬有禮”;有一種習慣叫“文明守禮”。作為新時代的青年,我們究竟要以怎樣的精神風貌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呢?
《弟子規》有言:“冠必正,紐必結,襪與履,俱緊切。”文明懂禮存在于我們每一天的生活和學習當中,每個人的儀容儀表和行為習慣都是它最細致的表現。文明懂禮就是當老師和同學們從你身邊經過時,真誠點頭致以微笑與問候;文明懂禮就是當你排隊時,做到的有序和禮讓;文明懂禮就是當你看見校園內發生違紀行為時,一聲禮貌友善的勸阻。
構建和諧校園需建立和諧的同學關系。同學之間互相尊重,團結互助,理解寬容,真誠對待,正常交往,不以大欺小,不欺侮同學,不戲弄他人,發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評,關心幫助有困難的同學,讓他們感受到和諧校園的溫馨。
構建和諧校園需大家養成文明習慣,在我們生活中處處離不開文明衛生、當我們和別人相處時,衣著和言談舉止就成為你給別人的第一印象,衣著整齊,言談大方,給人愿意與你交往的感覺,相反,俗話有說(良言入耳三冬暖,惡語傷人六月寒)如果我們衣著拉遢,滿口臟話,讓人心生厭惡,這樣就使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失去一位朋友,所以我們應該講文明,重衛生,養成—種好的習慣,而不是口是心非,應付交差。
我們應該學會感恩、感謝老師教我們做人的道理。感謝老師給了我們文化知識的啟迪,珍惜老師的付出,尊重老師的勞動。如果還有同學像以前那樣不懂得如何愛護這個可愛的學校的話,請你們多向講衛生講文明的同學學習。因為做文明學生可以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里素質。我們要知道文明是一種品質。文明是一種修養。文明是一種受人尊重并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。
文明懂禮就像一顆種子,在校園這塊肥沃的土壤里,孕育出色彩斑斕的文明之花,就讓我們一起攜手,共同去澆灌這朵朵芬芳。云山蒼蒼,江水泱泱;文明之風,山高水長。讓文明懂禮成為一種習慣,用它去引得萬山紅遍、層林盡染!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